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苦瓜白粉病传播途径(苦瓜白粉病危害症状),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苦瓜白粉病传播途径(苦瓜白粉病危害症状)。
白粉病是苦瓜生产上最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正反面产生圆形或近圆形小白粉斑,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变黄、卷曲甚至枯萎,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苦瓜产量和品质下降,降低了苦瓜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苦瓜白粉病病菌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分生孢子就会萌发,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就会侵染苦瓜发病。在湿润多雨,光照不足、连续阴雨天气、偏施氮肥、种植密度过大、植株陡长的情况下均会加重白粉病的侵入和危害。种植时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白粉病发生和危害。
一、轮作换茬。有条件的实行轮作换茬,不与西瓜、甜瓜、南瓜、丝瓜、黄瓜等作物连作,通过轮作换茬可降低病原基数,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二、种植抗耐病品种。在种植苦瓜时可优先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下的抗耐白粉病品种如穗新1号、湘苦瓜、夏丰2号等苦瓜品种。
三、播前进行种子处理。播前要进行选种,剔除病粒、破损粒、霉变粒,选择均匀一致饱满的种子。苦瓜播种前晒种,提高发芽率。也可用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可选择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或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等药剂进行种子拌种或包衣,通过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能减轻或抑制白粉病发生和蔓延。
四、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苦瓜抗病能力。温室栽培在棚内湿度大时要开窗透风,降低棚内湿度;要合理密植,及时摘除下部老叶、病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雨天注意清沟排水,防止渍水;要合理施肥浇水,施肥要平衡施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苦瓜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五、及时开展化学防治。苦瓜白粉病可在发病前喷药预防或白粉病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择戊唑醇、丙环唑、、醚菌酯、三唑酮、烯唑醇等药剂,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重病田间隔10天左右再防治一次,注意轮换用药。
苦瓜因性喜温暖,潮湿的环境,特别是设施内栽培的苦瓜,如果水份过大,通风透气性差,苦瓜易得白粉病等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会造成严重影响。我们来看看苦瓜的白粉病哈。
一,症状白粉病主要危害苦瓜的叶片,其次是茎和叶柄。发病初期,苦瓜的叶片正反两面都会出现白色的小粉点,后来就逐渐扩大,病点就会呈现圆形白粉状的病斑,严重时整个叶片都呈白粉状,病叶逐渐发黄,发脆,枯萎,幼茎和叶柄有时也会被侵染。
二,条件和规律白粉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孢子在10-30℃的气温范围内都会萌发和侵染,最适合的温度是20-25℃,空气相对湿度25-85%,它的适应性还是比较广的。
白粉病主要靠风雨传播,高温高湿和高温干旱交替出现时,白粉病发生和蔓延的最快,所以在苦瓜生长的后期,夏茬和秋冬茬苦瓜的生长前中期都比较容易发病。
三,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的品种,如穗新1号,长白,大白,夏丰,农友2号等。
2,设施栽培苦瓜要注意加强通风透光,管理上避开适宜于白粉病发病的最适温湿度,加强肥水管理,防止干旱和过湿,防止植株徒长或早衰,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3,药物防治主要采用,2%的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2%的武夷菌素200倍液进行生物防治,在苦瓜的苗期和发病初期喷施效果最好。
能防治苦瓜白粉病的农药主要是,40%的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的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20%的敌菌酮6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600倍液,或50%的代森锌1000倍液,可在发病季节前进行预防或发病初期用药。
对于以上药剂要交替使用,一般是7天左右喷施一次,病重时3天一次,连喷3次。如果是设施栽培苦瓜,你也可以用硫磺粉或者是百菌清烟剂熏蒸,或者是用百菌清粉剂防治。
更多苦瓜白粉病传播途径(苦瓜白粉病危害症状)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