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马铃薯病害图谱大全(马铃薯病害及防治措施),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马铃薯病害图谱大全(马铃薯病害及防治措施)。
马铃薯是一种易受真菌、细菌和病毒病为害的作物,但常见的真菌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癌肿病、粉痂病、干腐和萎蔫病等。细菌病害有:青枯病、环腐病、黑胫病和软腐病、疮痂病。病毒性病害有: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重花叶病毒(PVY)、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PVX)、马铃薯潜隐花叶病毒(PVS)、马铃薯轻花叶病毒(PVA)、马铃薯副皱缩花叶病毒(PVM)马铃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等。
试述马铃薯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怎样防治
马铃薯常见病害为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环腐病:1、马铃薯晚疫病:又称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受害叶初在叶尖或叶缘处生水渍状暗绿色斑点,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展,病健交界处不明显,叶背病斑边缘生一圈白色霉层,严重时病叶萎蔫变褐枯死,甚至整株叶片枯焦。受害茎上生长长短不一稍凹陷的褐色条斑。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凹陷病斑。切视病薯,病斑下皮层变为红褐色。干燥时病斑干硬,潮湿时病薯变褐腐烂,有 *** 气味,流行年份,损失严重。2、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叶柄和块茎。受害叶剩黑褐色、近圆形具明显同心轮纹的坏死病斑,严重时病叶变褐枯死。叶柄和茎杆受害,多发生于分枝处,病斑长圆形,黑褐色,有轮纹。薯块发病,表生近圆形暗褐色病斑。潮湿时,病斑上均可生黑色霉层。3、马铃薯环腐病:马铃薯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但田间多在现蕾期始发病。播种病薯,可造成芽枯和死苗或形成病苗。植株发病后,初期地上部逐渐萎蔫,叶片向内卷曲,似缺水状,后植株慢慢枯死。有时病株茎部叶片叶尖和叶缘变褐,上生黄绿相间的斑驳,病情加重造成全叶变褐枯死,甚至全株枯死。病株茎部维管束变色较浅。块茎发病,轻者外观无症状,切开病薯,维管束变为淡黄色或乳黄色,重病薯块外皮发软,粗糙,易剥离,维管束变色较深,故称环腐病。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不从病区调运病薯,播种时剔除病薯。2、选用无病种薯并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刀切传病,尽可能进行小薯整薯播种。3、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高、肥沃、疏松的沙壤地种植,施足有机底肥,增施磷钾肥,在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消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同时清除病薯,带出田外深埋。4、药剂防治:选用低毒高效的药剂进行防治。马铃薯的病害除以上介绍的几种外,还有很多,生产中应根据田间病害发生、发展及针对不同病害选用不同的药剂及防治方法,将病害造成的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
马铃薯种薯薯块病害
健康的马铃薯种薯是获得健壮植株的关键。在生产中, 种薯可能会感染多种病害,而感染病害的种薯播种之后,在 生育季节的前期会导致田间种植苗株数的减少,严重影响产 量。通常感染种薯的病害有以下几种: l致病疫霉【月理‘p为thora至nf色stans(M ont.) de Bary]是导致马 铃薯严重减产的一种致病真菌。主要靠无性时期产生的抱子 囊传播危害。薯块发病初期产生小的褐色或带紫色的病斑, 病斑稍凹陷,一般不超过1 em,皮下呈红褐色。随时间的推 移,逐渐向周围和内部发展,干燥时形成干腐,潮湿时形成湿 腐。如果种薯中有1%的块茎表现出腐烂,就能导致大量的块 茎腐烂。许多块茎在感染的早期并不表现出症状,但是一旦 感病块茎种植在田间后就会迅速发病,并且可通过染病种薯 来传播。如果生长季节冷凉、潮湿,无论用什么好的药剂防治 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一定要对种薯进行认真的检验,要仔 细观察块茎表面是否有轻微的凹陷以及大小不等的紫色斑, 或者是略带红褐色颗粒状的干腐出现在表皮下面,以避免由 种薯传播晚疫病。
更多马铃薯病害图谱大全(马铃薯病害及防治措施)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