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高毒高残留农药(经常说农药高毒低残留怎么理解,如何辨别毒性),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高毒高残留农药(经常说农药高毒低残留怎么理解,如何辨别毒性)。
网友提问:经常说农药高毒低残留怎么理解,如何辨别?
优质回答:题主好!你提的问题很有现实性,也是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农药残留是老百姓日益担忧、 *** 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大问题。事及健康安全的民生问题和农产品提质升级的产业问题。我很高兴看到你的问题并能与你进行探讨交流。
如何辨别农业高毒低残留,如何避免高毒农药误用乱用,如何预防减轻危害,降低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风险,始终是各级农药相关部门努力的方向和责任所在。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自本世纪初开始,我国高毒农药禁用力度加大,淘汰进程加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实施。多部门制订标准,紧抓不懈食品安全2019年8月28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包括GB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 *** 》在内的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并将于2020年2月15日正式实施。3项标准的编号和名称分别为《GB 2763-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 *** 》、《GB 23200.116-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90种有机磷类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 23200.117-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喹啉铜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中,《GB 2763-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 *** 》代替的是《GB 276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 *** 》和《GB 2763.1-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 *** 》两项标准。2020年5月2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规定,组织拟定了《食品中2,4-滴二甲胺盐等147种农药最大残留 *** (征求意见稿)》、《食品中胺苯磺隆等17种农药最大残留 *** (征求意见稿)》、《食品中巴毒磷等30种农药最大残留 *** (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关于农药一次农业培训会上,老师现场提了一个问题:现在人都担心食品农药超标,都说有机食品不打农药最安全,请问:过去农村菜园从不打农药,为什么你们吃了肚里会长蛔虫,要吃打蛔虫的宝塔糖?.......答案很惊讶:过去不打农药,看似绿色、生态,其实果蔬上面含有寄生虫,不打农药就杀不死寄生虫,吃到肚里长蛔虫。其实这个小插曲说明在农业生产中,农药一直是必要的资源。农药就是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广泛用于农林牧业生产、环境和家庭卫生除害防疫、工业品防霉与防蛀等。就像人会生病,要很多药品一样。农作物、农产品同样也需要健康。农药有毒力和毒性之分。所谓高毒就是指农药的毒性,即农药对人和牲畜的毒害作用的程度;毒力是指农药对病、虫、草等的杀伤力。高毒农药有:久效磷、磷胺、甲胺磷、异丙磷、三硫磷、氧化乐果、磷化锌、磷化铝、氰化物、呋喃丹、氟乙酰胺、砒霜、杀虫脒、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氯化苦、五氯酚、二溴氯丙烷、401等。现有高毒农药的使用范围主要集中于地下害虫或抗性害虫等难防作物害虫的防治上。关于农药残留农药残留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谷物、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中以及土壤和水体中的现象。农药残留问题是随着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而产生的。残留性农药分为三种:1、容易在植物机体内残留的农药称为植物残留性农药;2、易于在土壤中残留的农药称为土壤残留性农药;3、易溶于水而长期残留在水中的农药称为水体残留性农药。农药残留目前执行的国家标准是:GB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 ***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要求农产品生产企业配置农产品检测设备,具备快速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能力;农业农村部推行了《农产品销售合格证》制度,要求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自行向社会承诺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并主动承担违法责任;更多企业开始申报“三品一标”,执行无公害、绿色、有机的食品安全生产规范。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被重视,行业越来越规范。食品安全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降低农药残留还要从源头抓起,农产品生产更需要自觉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农药的选择使用符合《保护清单和允许使用清单》要求,严控用量,拒绝高毒。如何预防农药超标掌握使用剂量:不同农药有不同的使用剂量,同一种农药在不同防治时期用药量也不一样。各种农药对防治对象的用量都是经过技术部门试验后确定的,对选定的农药不可任意提高药量,或增加使用次数。随意增加药量,导致作物特别是蔬菜农药残留。生产中应根据防治对象,选择最合适的农药品种,掌握防治的最佳用药时机;严格掌握农药使用标准,既保证防治效果,又降低了残留。掌握用药关键时期: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应在关键时期施药。预防兼治疗的药剂宜在发病初期应用,纯治疗也是在病害较轻时应用效果好。防治害虫应在虫体较小时防治,此时幼虫集中、体小、抗药力弱,施药防治最为适宜。过早起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过晚农药来不及被作物吸收,导致残留超标。掌握安全间隔期:安全间隔期即最后一次使用农药距离收获时的时间,不同农药由于其稳定性和使用量等的不同,都有不同间隔要求,间隔时期短,农药降解时间不够造成残留超标。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防治农药含量超标,在生产中必须选用对人畜安全的低毒农药和生物剂型农药,禁止剧毒 、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交替轮换用药:多次重复施用一种农药,不仅药效差,而且易导致病虫害对药物产生抗性。当病虫害发生严重,需多次使用时,应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这样不仅避免和延缓抗性的产生,而且有效地防止农药残留超标。几个生活小招,减轻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浸泡。买回来的蔬菜浸泡几分钟再冲洗。或者用苏打水浸泡蔬菜,这样可以中和农药毒性。不要使用普通的洗涤剂清洗果蔬,洗涤剂本身含有的化学成分容易残留在果蔬上,对人体健康不利。最好的的办法是使用专业的活氧机进行清洗,有效除去率达98%。盐水洗菜。用5%的盐水洗菜。削皮。像类似黄瓜、茄子这一类的蔬菜,一般来说农药用得比较多,这类蔬果食材可以直接削皮再吃。高温加热。高温加热也可以使农药分解。一些耐热的蔬菜,比如菜花、豆角、芹菜等洗净后再用开水烫几分钟,可使农药量下降30%,再经高温烹调,就可以清除90%的农药;阳光照射。阳光照射可使蔬菜中的部分农药被分解、破坏。据测定,蔬菜在阳光下照射5分钟,有机氯、有机汞等农药的残留量可减少60%左右。淘米水浸泡。在实际生活中,淘米水是比较常见的,是去除农药残留效果较好的“良方”。淘米水呈弱碱性,可以中和农药成分,减弱药效;淘米水中含有的淀粉,也具有较强的粘黏性。用淘米水侵泡、冲洗蔬菜,简单方便,易于实施,成效显著。最后总结: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的合理、适量使用;
高毒农药限于对地下害虫或抗性害虫等难防作物害虫的防治,其他作物不允许使用;
蔬菜、水果适量、微量使用,严格按照《保护清单和允许使用清单》选择;
自觉遵守国家有关农药规定,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提供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让老百姓吃到放心粮、放心菜、放心水果。
以上我的回答你满意吗?
如果喜欢,可以关注我或给我一个赞,有什么想告诉我的可以在下方评论哦~
其他网友观点农药高毒低残留,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毒性较强、施用之后的降解速度较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降解之后不会在农作物的果实、茎秆、叶片上出现明显的农药残留。而且,这种类型的农药大多数以杀菌剂、杀虫剂为主,因为这类农药是与农作物的果实、叶片和根系接触最为密切的农药。所以对农药的毒性、降解周期有着一定的要求。
农药自发明以来,对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除草、防虫、防病方面对农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先期的科技问题以及对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的忽视,造成了一系列的农药残留问题,较为典型的就是666、DDT等农药在全球生物体内的残留。由此,农药的发展也开始向低毒、低残留的方向发展。而我国也开始逐渐重视农药种类方面的流通,一些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也开始禁止使用和推广,比如说大名鼎鼎的百草枯、甲拌磷等高毒农药。而题主说的高毒低残留农药也有一部分处于禁售的行列,比如说百草枯。
高毒低残留的农药主要特点表现为降解速度快,比如说百草枯的半衰期就比较短,遇土也会钝化、分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类农药的安全性就比较高,毕竟其是高毒种类的农药,小剂量就会造成人或者畜类的死亡。还是以百草枯为例,中毒之后给您足够的后悔时间,却不给您重获新生的机会。因此,很多的高度低残留农药也是在国家的禁售范围之内。
目前,我国在售的大部分农药都是以低毒、低残留为主。在这一点上大家可以在农药的包装上见得分销,大部分会标识出“低毒”的字样,还会在说明上标识出不同类型作物的安全施用间隔期。但是,喷施农药之后间隔推荐的间隔期之后在果实、叶片、根茎上是否还有残留、人在食用之后会否在体内形成残留,大家应该都有疑问。但是,目前还尚未有厂家给予明确的数据分析和研究。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其他网友观点农药的毒性分5等级:极剧毒、剧毒、中等毒、低毒、轻毒。
1、农药的高毒是指农药的高毒性。
2、农药的低残留是指农药在植物体、农产品和土壤中易于降解,消失所需的时间短。
分辨农药的毒性及残留情况,主要看农药瓶或包装袋上的农药毒性等级及残留标识。
更多高毒高残留农药(经常说农药高毒低残留怎么理解,如何辨别毒性)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