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诸葛亮 家族(诸葛亮家族到底有多厉害视频),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诸葛亮 家族(诸葛亮家族到底有多厉害视频)。

网友提问:

诸葛亮家族到底有多厉害?

优质回答: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历史人物,传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有“三分天下诸葛亮”的评价,因此被传得神乎其神。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确实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

历史上关于诸葛亮的典故很多,这里就不介绍了,主要扒一扒他的家庭背景。诸葛亮出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后来“躬耕于南阳”,因此诸葛亮从小便博览群书,所以才华横溢。

其先祖葛英,原为大泽乡起义的陈胜手下,因为陈胜记恨他,后来被陈胜所杀。葛英死后,汉文帝念其有功,封葛英后代为诸县侯,实则为了拉拢葛英一脉。葛英后代便以诸县封地为姓,改为诸葛姓。所以这就是诸葛亮姓氏的由来。

青史有名的诸葛丰也是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亮是其八世孙或者九世孙。诸葛丰,字少季,文帝时期有名的重臣。官至司隶校尉,相当于如今的北京市市长,实际权利还要大些,又身兼监察一职维护治安,可谓官运亨通。有一句话叫“管官的官才是真的官”可以看出诸葛丰位高权重了。不过因为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得罪了很多人,最后更是得罪了皇帝汉文帝,所以被贬为草民,撵回了老家。

到了诸葛亮这一代是真的人才辈出,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他的大哥诸葛瑾,字子瑜,奉孙权为主,三国鼎立时期,深得孙权重用,其地位不言而喻。是个官至大将军的人物。不过后来他的儿子诸葛恪被孙峻杀害,最终诛了九族,至此诸葛家在吴国一脉被灭。

至于诸葛亮,事于刘备,忠于阿斗而不夺位,其成就难以书尽,本身便是蜀国宰相,更是深得刘备信任,后来刘备病死白帝城,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未能北伐成功,未免大憾也!真是孔明一世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又说诸葛亮的弟弟诸葛诞,侍奉魏曹丕,封镇国大将军,在魏国势力根深蒂固不容小觑。真是将门无犬子啊,一个宰相,两个大将军,羡煞旁人也。 至此,且不说诸葛一门其余人等,光是这三兄弟,在魏,蜀,吴中势力盘根错节,三人皆身处要职,位高权重,试问天下谁与争锋?真是人才辈出,诸葛一门可谓得天独厚香火鼎盛啊!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喜欢我请关注唯恋无名。

其他网友观点

诸葛家族大放异彩主要是在三国时期,诸葛亮,诸葛瑾和诸葛诞号称龙虎狗,不过,诸葛瑾和诸葛亮是亲兄弟,诸葛诞则只是诸葛亮的族兄弟。

(1)诸葛亮这一族。

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叔叔诸葛玄,由于诸葛珪早死,诸葛亮兄弟是由诸葛玄抚养长大成人的。

诸葛亮在蜀汉做官,官至丞相;诸葛瑾在孙吴做官,官至大将军,其子诸葛恪也在孙吴做官,官至丞相。

诸葛亮只有一个儿子,在同曹魏的交战中,诸葛亮的儿子孙子都战死,可以说诸葛亮子孙三代都精忠报国,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另有一孙,因诸葛亮忠义之名,被举荐为官。

诸葛瑾父子在孙吴都是权势赫赫的知名人士,可惜的是诸葛恪专权自用,后来东吴诸葛家族被灭三族。

诸葛亮还有一个弟弟诸葛均,也在蜀汉做官。

诸葛亮两个姐妹,一个嫁给了庞山民,乃是凤雏庞统从兄弟,另一个嫁给了蒯祺。

(2)诸葛诞这一族。

诸葛诞在曹魏为官,官至征东大将军,后被司马家族诛杀。

诸葛诞的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伷,司马伷生司马觐,司马觐生司马睿,是为东晋开国皇帝。

其他网友观点

诸葛亮家族是大家族,在三个国家都当官

诸葛姓最为人所熟知的要数三国时期的诸葛家族,有同宗分别在魏蜀吴任职,且均为朝廷重臣。遗憾的是,最终都以悲剧收场,令人遗憾万千。

三国诸葛家族源于西汉著名的朝臣诸葛丰,是诸葛亮他们的元祖,官至司隶校尉。其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深得老百姓敬重。汉元帝嘉奖他的刚正不阿的节操,授予他符节,并加封为光禄大夫,给予了很高的荣耀。看看诸葛家族在三国中的人物。

蜀国:三国诸葛家族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人。其父 诸葛珪东汉末年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先是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后投奔刘表。诸葛亮由于8岁丧父,所以早期与弟诸葛均跟随叔父由豫州投奔到荆州,后躬耕于南阳。年少熟读诗书,自比于管仲、乐毅,但世人对他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欣赏他的才能。当时与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名士结交。“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隆中草庐拜访诸葛亮”,由此诸葛亮出山,任刘备军师,《隆中对》即是三顾茅庐与刘备的对话内容,提出了三分天下的形势。随后诸葛亮联合孙吴火烧赤壁,赢得赤壁大战,令曹操回师北方;协助刘备平定荆南四郡;随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后,助刘备进攻成都,刘备入主益州。诸葛亮官拜军师,刘备出兵征伐期间,诸葛亮留守成都作为后援。公元211年,诸葛亮劝刘备称帝,官职司隶校尉。223年,刘备病重,召见诸葛亮及李严托孤。时南中地区根基不稳,有乘机叛乱,但并未着急发兵,先是派邓芝和陈震去东吴修好。随后开启了后蜀时代的南征北伐,平定了南蛮叛乱,七擒孟获;随后两出祁山,六战魏军,损耗巨大,收益无多。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病死五丈原,死后尚有“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纵观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数文人墨客对其雄才大略、忠君爱国的品格敬佩赞扬,

诸葛均:诸葛瑾、诸葛亮之弟,排行第三。小时与诸葛亮一起投奔叔父诸葛玄,后随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此时诸葛均并未一同辅佐刘备,仍留在南阳。后任蜀国长水教尉。

诸葛瞻:诸葛亮亲子,从小资质聪慧,早熟有才。后取蜀国公主,进而加官进爵,又因属地百姓敬爱诸葛亮,承蒙厚爱,贡献成绩多归功于他,至261年诸葛瞻为行都护、卫将军,统帅诸将。(诸葛瞻年少成名、聪慧有才、又是官二代,还娶了白富美公主,一路顺利,官居高位,基本上当代我们多数人自叹不如啊)263年,魏将邓艾自阴平走景谷道,小路入川,诸葛瞻迎战,先头部队兵败后退守绵竹。邓艾劝降说投降必为琅琊王,诸葛瞻大怒斩使者,之后与魏军大战,其长子诸葛尚及部将张遵、李球、黄崇等皆战死。

诸葛乔:诸葛亮养子(生父诸葛瑾),诸葛亮北伐时屯驻汉中时,诸葛亮让其与士兵一起参加艰苦的运粮工作。25岁时即病死了。

诸葛怀:诸葛亮幼子,貌似一直默默无闻,后晋太傅王览建议招录汉廷名臣之后,诸葛怀未至,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无才干报国,自己又丰衣足食,于是推辞高老回乡。

诸葛果:诸葛亮女儿,成都西南有朝真观,即乘烟观。 相传,诸葛果在这里修行和成仙升天。

诸葛尚:诸葛瞻长子,与诸葛瞻一同在绵竹大战中,中埋伏,战死。

诸葛京:诸葛瞻次子。由于诸葛亮与黄氏结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无子(近三十年),诸葛瑾把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而诸葛亮生诸葛瞻时已46岁,诸葛亮病逝时,诸葛瞻才8岁。于是等到诸葛尚战死时他也才17岁,于是诸葛京运气好,没到年龄被征兵。到了晋代,诸葛京担任眉县县令,之后继续升迁,最后官至江州刺史。

诸葛攀:诸葛乔之子,官至蜀国朔武将军,后由于东吴诸葛恪一族专权被满门抄斩,诸葛攀复还吴国,作为诸葛瑾后代,以传子嗣。

至此,蜀国诸葛亮仅存诸葛京一脉,并且经诸葛京后默默无闻。除了诸葛京一支,貌似还有个诸葛怀一支保存。

吴国诸葛瑾:

诸葛瑾:吴国大臣,诸葛亮之兄。汉末避乱,竟然没跟诸葛亮他们一起,后被引荐孙权,得到器重。

后被派与刘备通好,遇见诸葛亮时未谈私情(都过继子嗣啥的了,竟然工作如此重要)。随后又跟随吕蒙讨伐关羽,驻守公安。222年,刘备讨伐东吴,诸葛瑾又一次当和事老。随后派兵救援被夏侯尚、曹真围困的朱然,但被夏侯尚火烧船只,被前来救援的潘璋所建议暂缓渡江,至上游五十里伐苇渡江,保全全师。由此可见诸葛瑾有功且谨小慎微,看似不适做统帅,后孙权称王,诸葛瑾拜豫州牧。后又有在屡次同曹魏交战中有败有胜,似乎其亦文亦武,最终官至大将军。241年去世,68岁。

看起来比诸葛亮还牛,文武全才,实质上都没有大的建树。但是其与孙吴的良好关系,保证其是官场上左右逢源,同时结交各种名士人才,这样的官员很吃香,如今的官员们应该学习学习。。。

诸葛恪:诸葛瑾之长子,吴国重臣。可惜诸葛瑾一族全毁在他手上,也是三国家族最惨的一个。从小就被称为神童,深得孙权赏识。陆逊病故后,诸葛恪统帅其兵马,为大将军。是孙权托孤重臣之首。孙亮继位后,诸葛恪独揽军政大权,初期还革新律政,取得对魏国的大捷,可是这反而增加了其傲气,轻敌兵败。回来后掩饰错误,独断专行,后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不过对于位居权臣的诸葛恪,历来也有争议,同时也是被学者讨论较多的三国人物之一。其实诸葛瑾对其恃才傲物的个性也是不放心的,但诸葛恪个性发展到如此极端,其中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又说因肩负家族名望传承的责任,有因当时盛行嬉笑嘲弄的风尚,有因其自身文思才辩敏捷,也有说孙权惜才轻法对其有重点培养的意图。

诸葛融:诸葛瑾幼子,性格比其兄略好。《三国志》:学为章句,博而不精,性宽容,多技艺,善书。不过实际上,诸葛融也是比较轻脱自由,不是表现在口才思辨上,他可能更在意多种技艺、以及骑射、服饰等。诸葛融长期驻兵在外,不过孙亮诛杀其兄诸葛恪之后,立刻派兵围剿诸葛融,诸葛融兵将见来势很惶恐,无法应战,诸葛融无奈服毒自杀。其三个儿子一块被俘诛杀。

诸葛乔:诸葛瑾次子,过继给诸葛亮了。

诸葛氏:诸葛瑾之女,后成为诸葛瑾好友张承炫之妻。

诸葛绰:诸葛恪长子,因参与孙霸阴谋活动,被孙权发现后交给诸葛恪严加管教,后被诸葛恪赐毒酒毒死。

诸葛竦:任吴国长水校尉。他对父亲刚愎自用的作法,多次劝谏,均被拒绝,常忧心 祸至。诸葛恪被诛后,他带着母亲和弟弟外逃时,被吴将追斩于白都。

诸葛建:任吴国步兵校尉。和兄长诸葛竦一起逃亡时被诛杀。

诸葛攀:后来又还复为诸葛瑾子嗣了。

诸葛显:诸葛攀之子,蜀国亡后,于公元264年迁移到河东定居。

这样诸葛亮之后诸葛京,诸葛瑾之后诸葛显都移居河东。都有子嗣传承。

魏国:诸葛诞:

诸葛诞:也是琅琊阳都人(没错和诸葛亮他们一个地方出来的),祖上为诸葛丰,和诸葛亮是同宗。但和诸葛亮、诸葛瑾是不是兄弟关系,而是堂兄弟关系。在魏国官至征东大将军。

其主要战役为东兴之战,兵败后司马师自认督师不利,诸葛诞等一同自认降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寿春叛乱。之后,由于诸葛诞的好友邓飏、夏侯玄等先后被诛杀,王凌和毌丘俭亦被夷灭三族,令诸葛诞心里不安,其对司马昭氏不放心。私下收买当地人心,自养几千兵士。之后诸葛诞又以防东吴为由,借兵十万布防淮河。后贾充回报司马昭,告之诸葛诞可能会有异心,因尽快宣他入朝以免降低其危害。果然诸葛诞听闻入朝而害怕,于是发动叛变,诛杀乐綝,从东吴搬救兵。可是东吴救援不给力,频频失利,即使已入东吴的文钦很卖力,寿春还是被围了。可惜诸葛诞运气也不好,自以为寿春每年会下暴雨,到时可以淹掉寿春城外,魏军不战自退。哪知这年根本不下雨,郁闷的是,城破的时候一场暴雨到时把城外的魏军空营给淹了。这个时候诸葛诞已经头脑不清醒了,不听部将建议,还在等东吴救援不撤退,两部将只得投降。城破了,诸葛诞和文钦、唐咨等突围失败。诸葛诞这时以文钦与自己平时有嫌隙为由杀之,令其两子文鸯、文虎投降司马氏。诸葛诞最终也惨遭夷灭三族。

诸葛靓:诸葛诞之幼子,诸葛诞叛乱被夷灭三族了,不过,作为诸葛诞幼子的诸葛靓,因当初诸葛诞派长史吴纲带着诸葛靓和牙门弟子作为人质去东吴救援,于是诸葛靓就留在了东吴,作为诸葛诞一族的子嗣传承。后在东吴屡次作战,直到东吴末期,东吴被灭后,与东吴的一干朝臣被征召进洛阳,但诸葛靓因与司马氏有杀父之仇不受命,并且终身不向洛阳方向而坐。

诸葛氏:诸葛诞长女、次女,一个嫁给琅琊武王,估计免于夷族;一干嫁给王凌之子,被牵连诛杀。

诸葛颐、诸葛恢:诸葛靓长子、幼子,东晋做官,长子官至太常;幼子管至尚书令。

至此,可以看到虽然三国诸葛家族命运悲惨,但是每支都留下了后代,免遭灭族。

分别是:蜀国诸葛尚一支;吴国诸葛攀一支:魏国诸葛靓一支;这算是万幸。

更多诸葛亮 家族(诸葛亮家族到底有多厉害视频)请持续关注本站。